精英政治的局外人,大陸用詞很少會比台灣攏長,這就是台灣去年就發生的情況:素人政治人物的崛起! 不過台灣素人政治出線,跟美國不太一樣,主要是對"精英政治人物"的信心崩盤所造成的,而台灣選舉大部分就是選不爛的,所以通常知道這個不好了,那下次就換人做做看,如此而已~ 這段得到和其他得到心得合併在這篇得到15min:《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半路殺出個特朗普。他經常發一些很奇怪的言論,不按常理出牌,除了符合政治作秀需要的噱頭之外,其他地方一點兒都不像美國總統。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格格不入的人,卻在普通老百姓那裡獲得了很多支持,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僅僅因為他夠奇葩嗎?上海外國語大學郭樹勇教授和程亞文教授說,其實特朗普現象的背後,反映的是美國政治和文化上出現的一些變化。
首先說說政治上的變化。美國的政治體制是代議制,就是每個州選出代表,再由他們替老百姓來參與國家的事務。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院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而參議院和眾議院這些代表們都是社會上層精英。所以,美國政治的基石就是精英統治。尤其是在 20 世紀 30 年代經歷了大蕭條之後,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恢復經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就是羅斯福新政。這個新政策的特點,簡單說,就是讓工人階級通過勞動創造財富,然後讓上層精英和資本家們來投資和再生產,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人人都有保障。這樣,美國的普通民眾和精英就形成了利益共享的機制。對於老百姓來說,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好處,當然就對這種代議制沒什麼意見了。 但是這個東西到現在就行不通了,進入 21 世紀以後,美國發生的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產業轉移。原來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大量轉移到了海外,留在國內的主要是金融、貨幣產業還有服務業。這個產業變遷導致的結果就是雖然整個國家的財富在增長,但同時貧富差距也擴大了。原來精英和民眾相互平衡的共享體制也失靈了,精英代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受到了挑戰。所以,特朗普能夠一路過關斬將,首先因為他完全是美國精英政治的局外人,沒進過政壇,舉手投足也不像政客;另外呢,特朗普直來直去、什麼都敢說,美國選民也很吃這一套,這就是為什麼特朗普在普通民眾當中獲得廣泛支持,但卻並不受精英分子待見的原因。 除了政治變化的因素之外,美國人的文化心理的變遷,也是特朗普崛起的原因之一。受到傳統西方文明的影響,美國人原本對自己的身份有著非常高的認同感和優越感,他們從心底上認為,白色人種就是比其他人種有優勢。美國歷史上之所以種族歧視的問題那麼嚴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美國人在人種方面太自信了。 但是,現在白人的這種自信,這種優越感和使命感,也受到了很嚴重的衝擊。現在越來越多的有色人種在美國社會獲得了成功。比如說黑人,過去他們最多就是在音樂、體育等領域取得成就,很少會涉及律師、醫生這種社會地位比較高的職業,但隨著奧巴馬當選總統,越來越多的黑人也在政治領域嶄露頭角,這給白人帶來了極大的焦慮感;同時,隨著中國、印度這些非西方國家的崛起,美國的國際核心影響力也被分散和轉移了。國際格局的變化,也給美國人帶來了焦慮,這種焦慮,不僅是美國白人的,也包含了所有美國人,甚至西方人。而特朗普正是在這個時候,以一種「白人衛道士」的形象出現的,他會發表一些很激進的話,來回應美國人的焦慮感,這對美國白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心理安慰。所以特朗普這種拼命想把文化拉回傳統秩序的人,當然也會受到很多焦慮的美國人的支持。 所以,特朗普現象絕對不是簡單的個人崛起,它背後反映的其實是一個國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深層變化。 本文源自:公眾號「秦朔朋友圈」(美國變了,所以特朗普來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