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到底是千里馬難尋?還是伯樂難遇?」這個問題,在開始分享我的答案之前,我先分享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個木匠工作到 60 歲正準備退休。他的老闆心想:這個木匠幫我工作那麼久,終於也要退休了,於是他對木匠說「能不能在你退休之前,幫我蓋最後一棟房子當紀念?」
木匠答應了,但他只想早日完工,和老婆一起安養天年,過退休的日子。因此本來應該蓋一年才能夠完成的房子,在他馬馬虎虎趕工下,提前在半年就完工了。退休前一天,老闆找他去談話,當面告訴他「謝謝你幫我工作了大半輩子,而且最後又在很匆忙的時間下,辛苦趕工完成最後一棟房子。你將你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公司,現在我要把這棟房子送給你,讓你安養天年。」
木匠一聽,立刻感到懊悔,他壓根兒沒想到自己退休前蓋的最後一棟房子,竟然是自己要住的房子。他很愧疚地對老闆說「我不曉得您會送我這棟房子,我很後悔,我沒有用心蓋好這棟房子,我對不起您!」
對我來說,「到底是千里馬難尋?還是伯樂難遇?」這不是個問題,你應該當那千里馬也應該當那伯樂,不管你在別人的事業,還是在自己的事業,你都必須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以及能力哪些不足,才能負責任地把自己發揮到千里、萬里的境界。
所以,你要把自己從百里馬提升到千里馬、萬里馬、光速馬,並且當自己的伯樂,自己要知道自己需要的舞台是什麼,自己還要有能力創造舞台,創造一個可以完全發揮自己能力的舞台。如果沒有,那你就要知道如何去尋找另一個舞台,或者尋找一個能給你資源和支援可以創造舞台的地方。
你就是你自己這匹千里馬的伯樂!
伯樂的故事(wiki)
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軍事的需要,馬的作用已十分凸顯。當時人們已將馬分為六類,即種馬(繁殖用)、戎馬(軍用)、齊馬(儀仗用)、道馬(驛用)、田馬(狩獵用)、駑馬(雜役用),養馬、相馬遂成為一門重要學問。孫陽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選擇了相馬作為自己終生不渝的事業。孫陽從事相馬這一職業時,還沒有相馬學的經驗著作可資借鑑,只能靠比較摸索、深思探究去發現規律。孫陽學習相馬非常勤奮,《呂氏春秋·精通》說:「孫陽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
少有大志的孫陽,認識到在地面狹小的郜國難以有所作為,就離開了故土。歷經諸國,最後西出潼關,到達秦國,成為秦穆公之臣。當時秦國經濟發展以畜牧業為主,多養馬。特別是為了對抗北方牧人剽悍的騎士,秦人組建了自己的騎兵,故對養育馬匹、選擇良馬非常重視。
孫陽在秦國富國強兵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以其卓著成績得到秦穆公信賴,被秦穆公封為「伯樂將軍」,隨後以監軍少宰之職隨軍征戰南北。伯樂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在做好相馬、薦馬工作外,還為秦國舉薦了九方皋這樣的能人賢士,傳為歷史佳話。
伯樂經過多年的實踐、長期的潛心研究,取得豐富的相馬經驗後,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整理。他搜求資料,反覆推敲,終於寫成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相馬學著作《伯樂相馬經》。書中有圖有文,圖文並茂。《伯樂相馬經》長期被相馬者奉為經典,在隋唐時代影響較大。後雖失傳,但蛛絲馬跡在諸多有關文獻中仍隱隱可見:《新唐書·藝文志》載有《伯樂相馬經》一卷;唐中葉張鷟寫的《朝野僉載》、明人張鼎思著《琅琊代醉編·伯樂子》和楊升庵著《藝林伐山》中均有大致相同的記載。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工作甘苦談》
new analytic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