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在 Facebook 還是 Google 上打廣告?


一、制定好政策難處在何處?

這段得到沒有提供很有效解決難處的方案,可能這個問題實在很大,從整理的難處何在,實在不是常人能解。

第一、目標的多重性:一個政策往往涉及很多問題,所以制定政策的時候,就要在很多目標之間做權衡。很多目標之間的衝突,是制定政策的時候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第二、實際情況的複雜性:經濟學是抽象的,很難直接適用於真實世界。有時候,一個不起眼但普遍存在的現實情況,就會把整個理論基礎瓦解掉。

第三、效果的不確定性:就算制定政策的人再優秀,也沒辦法保證政策能達到預想的效果。無論什麼政策,都需要人來執行。但現實中人不可能都是理性的,如果我們假設人們都很誠實,都很自律,都會嚴格執行政策,這時候就可能會有問題。

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還和決策者對政策的狹隘理解有關係。巴蘇認為,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決策者要學會「二階思考」,意思是說,凡事不僅要想第一步,還要有第二步或者更深一步的思考。


至少今天已經有條理的知道,制定政策的困難歸納出的三條原因:目標的多重性實際情況的複雜性效果的不確定性,也許往後再規劃政策或計畫時,多想想怎麼想得更多更廣、多花點時間探討和注意細節、以及在執行時多跟相關人員溝通,盡可能降低執行效果的折損,而且還要多想幾種可能,和更遠之後的變化,以完善計畫內容和應變對策。


二、如何避免情緒的負面影響?

哈哈~曝光效應得到中念「爆光」,而我們都念「瀑光」,查了一下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教育百科,確定咱們台灣還是念「ㄆㄨˋ ㄍㄨㄤ」。

我覺得這段得到非常有營養!連案例都很有趣,所以下面的筆記整理會多一些。

先整理這段得到說的短期情緒中我們一般很難意識到,做決定的時候又很難避開它們的影響的兩種形式:曝光效應損失厭惡

第一、曝光效應:一般人很容易選擇自己熟悉的東西。因為這個東西反復曝光,我們心裡的好感度會更高。
<案例>有個心理學家做過實驗,在一個教室的黑板上,天天寫上幾個單詞,這些單詞之間沒啥聯繫。有的單詞只出現一次,有的會反復出現。一段時間以後,這個心理學家請學生填一個問卷,從14個單詞里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其中有5個單詞曾經在黑板上出現過。結果發現,學生們看過次數最多的單詞,最受歡迎。

第二、損失厭惡:因為損失給我們的痛苦,比收益帶來的快樂要更深刻。所以為了避免痛苦,我們乾脆就不做這件事。
<案例>比如賭拋硬幣,正面朝上贏 100 塊;反面朝上輸 50 塊。大多數人不願意玩。為啥?平白無故輸掉 50 塊其實更痛苦。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痛苦甚至是愉悅感的 2~4 倍。

不玩的人很笨,從機率和賠率來看,應該要一路玩到莊家脫褲子才是!

再來把曝光效應損失厭惡結合起來看,就會讓我們心裡形成偏見,影響我們做出決定。


精彩的案例:英特爾公司曾經在存儲器業務做得特別牛,也面臨跟日本企業的激烈競爭。公司就在考慮,要不要繼續生產存儲器,要不要轉型。這時候受曝光效應的影響,公司會傾向於保留這個業務,畢竟是依靠存儲器起家的嘛,對這個行業特別熟悉。損失厭惡也傾向於保留,好不容易在市場做到領先地位,放棄了多可惜。

英特爾公司當時 CEO 安迪-格魯夫的解決方案是,讓一線員工決定自己生產什麼,後來發現越來越多的工廠生產微處理器,他才決定戰略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安迪-格魯夫還用了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不斷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是下一任CEO,會怎麼做?」這樣,他回避了短期情緒的干擾,看到了未來的前景,再加上一線員工給出的反饋,他終於下定決心要專注去做微處理器業務,放棄存儲器。後來的事咱們都知道了,英特爾發展成了全球最大的微處理器製造商。


後面這個另外的方法就是「跟問題拉開距離」,把自己放到旁觀者的角度。心理學研究顯示,我們離問題越遠,就越能看清楚問題最重要的方面。這個方法的實踐案例也可以再溫習一下過去的得到努力之餘偶爾抬頭看看別人怎麼做?》當中「三、三種可以改進任何事情的方法!」的第三個方法“預測-反饋法”,這樣就會有更深的了解和體會了。

最後,《決斷力》這本書的作者希思兄弟就總結說,短期情緒有時候會對我們做決定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我們意識不到。做決定的時候別著急,想辦法從這個問題里抽離出去,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弱化短期情緒的影響,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三、找用戶一定要門當戶對!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想要創業,這段得到就很有營養了,因為它講的是兩個創業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一個是怎麼找用戶,一個是怎麼構建產品的護城河(競爭力)。

第一、找用戶:找用戶的方法和案例千百種,多聽多健康。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產業界中的巨頭,因為你要的用戶就在競爭對手那邊,除了常聽到的 facebook 吸粉絲的方法外,小惡魔聽過最有趣的是海底撈怎麼撈按摩業的用戶故事,想聽的朋友改天有空跟我聊天記得問我^^...真的很精彩!!

但今天這段得到講的是去挖掘被遺漏或放棄的族群,創造出產品獨門的價值,而不去跟巨頭硬碰硬搶飯吃,怎麼搶得過呢?

第二、建構護城河:就是不斷抬升用戶的轉換成本,坊間最普為人知但效力很低的就是「集點」,順便看個笑話:《積八點三部曲保證笑到翻!》。我覺得創業時真的要先把產品如何對用戶創造出轉換成本,並且能一直提升轉換成本的計畫給規劃出來,否則就算巨頭不來跟你搶,當拷貝貓大軍發起進攻是,一下子產品就被淹沒在市場中,即使爭清楚誰是原創又如何?多少客戶在乎這點呢?



四、做廣告:搜尋引擎PK社交網路!

今天的得到真的是營養到爆!如果正在創業或者是想透過網路行銷來賺一筆錢,肯定經常在想這檔應該要在哪放廣告哩!今天這段得到可以灌輸一些基本分辨的知識。

我把 Google 和 Facebook 廣告分別整理如下:

Google 廣告
1. 用戶有了意圖之後,也就是有了想買的東西後,Google 才開始行動,它推測的是「你想要幹什麼」;

2. Google 搜索是讓準備掏錢的消費者找到你;

3. Google 更適合做直效的廣告,也就是「能促成消費者下單購買」的廣告;

4. 追求訂單轉化的公司就在 Google 上打廣告;

5. Google 面向的是那些已經產生了偏好,甚至是馬上準備購買的消費者。

Facebook 廣告
1. Facebook 在收集信息上更「主動」,它猜測的是「你是誰」,你會需要什麼;

2. Facebook 是讓你找到你想要的目標消費者;

3. Facebook 更適合給品牌做廣告;

4. 快消產品的公司強調的是生活方式和品味,就在 Facebook 上打廣告;

5. Facebook 瞄准的是對品牌和產品還沒什麼瞭解的消費者,主要是讓消費者對產品或者品牌形成認識;

6. Facebook 在移動端,也就是手機、平板這樣的終端上,更有優勢。而且社交平台上具有分享性和互動性,讓它越來越受廣告主青睞。所以如果你想要影響的是手機用戶,那社交網站更合適。

文章最後強調,影響用戶最有效的方式,是讓用戶從社交網站上接觸到品牌的曝光,讓他們有興趣,去搜索引擎搜索,再通過搜索引擎完成購買。


總結來說,選擇搜索引擎還是社交網站,主要是看你現階段的需求是什麼。如果是希望增加用戶對產品的認知、擴大品牌影響,那社交網站就很合適;如果是希望影響用戶決策的最後一環,那搜索引擎顯然更好。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二者的優勢結合,因時因地、根據當下的需求,把打廣告的錢,合理又有側重地分布在兩條渠道。


@吃乾貨Review@
還在摸索怎麼行銷產品的人,聽聽今天的得到可以獲得入門的知識,在創業的路上需要好的策略,更需要有智慧地避免負面影響。今天的得到真的是營養到爆!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02-05: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色小惡魔 的頭像
    藍色小惡魔

    藍色小惡魔 - 舒活札記

    藍色小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